博客年龄:18年5个月
访问:?
文章:224篇

个人描述

这里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幸福也有苦涩有希望也有困顿这里很平凡、很简单像墙角独自开放的小花不管有没有人喝彩都要绽放QQ:20054671

寻找突破之一——相信孩子们自有精彩

2012-09-28 22:13 阅读(?)评论(0)
 

寻找突破之一——相信孩子们自有精彩

 

    孩子们重新分班了,新的班级与新的老师,都还需要点时间彼此适应。开学两周,我发现语文课有些沉闷,孩子们不愿意发言,这很有点让我郁闷。我个人认为学语文很重要的是要为生活服务的,是要让学生能说、会写、爱读书的。我对孩子们说过:课堂的精彩是他们的。

    大多数孩子潜意识里是把语文放在第二梯队的,因为语文总是带给他们挫败感。阅读很轻松,但是做阅读题很头痛,写作文就更称得上是索命了。为什么我们语文课总是离“美好”越来越远呢?

    我们读《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》,雨果说:微笑就是伏尔泰。上课时我提了这样的问题:伏尔泰的微笑有哪几层含义?老实说这个问题的设计我没有精心的考量,就是借用了教参上或者是练习册上的一个问题。这个问题抛出之后,我便意识到这又是一个“天问”!如果不借助资料,我自己也无法将伏尔泰睿智的微笑划分成几个层次,教参上划分的层次也没有太大的说服力。总之,我自己都觉得太牵强的问题,让孩子们如何开口?最后只能是我一厢情愿地说出自己都没有底气的结论。

    于是,我改变问题的表述:你从伏尔泰的微笑中读到了什么?

    这样孩子们就明白了:我们要做的是解读伏尔泰的微笑,找到他的微笑中打动我的某种特质。于是孩子们便能读出“不屈不挠,坚定不移”、“温和平静”、“宽容博爱”、“平等理智”、“嘲笑权贵安抚百姓”等等。

    《故乡》也不太好理解。孩子们对鲁迅“畏”多过“敬”,如果我们生拉硬拽牵着他们走个过场,机械地记下一堆文本解读,那就是摧毁性的破坏,只会让他们越来越不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,那便犯下比上砸了一篇课文更严重得多的错误了。我们的学生的阅读品味不能总是停留在云淡风轻的读者体上吧。生命是需要这样有深度的文学滋养的。

    该如何引入课文的研读呢?我先让孩子们细细地读了课文,先谈读完课文之后最深刻的印象。孩子们说的很好:童年伙伴间的情谊。杨二嫂的丑陋爱占便宜。闰土的苦难生活。我和闰土如今的生疏。水生和宏儿好像正在重复我们当年的故事……

    对啊,就是这些感受奠定了分析课文的基础。他们有着九年级孩子应该有的对文本信息的敏锐捕捉。

    “以前都是吴老师提问题让大家思考,今天读了这篇文章的过程中,你们有没有一些没有读懂的、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呢?”沉思了一会之后孩子们提出了6个问题:

1、如何理解“希望是本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的。这正如地上的路;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”这句话?

2、“我”为什么要卖掉宅子?

3、我离开故乡时为何“并不感到怎样的留念”?

4、如何理解“他的愿望切近,我的愿望茫远罢了”?

5、为什么“我”和少年闰土有着如此深厚的情谊?

6、“我”与闰土之间的“厚障壁”指什么?

    我是很兴奋的,因为这是我本学期第一次让孩子们自己提出要探究的问题,以前我总是认为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要求过高,而且提问题的时间可能会过长,影响课堂效率。现在看来,我错的很深啦。孩子们远远比我想象的要“厉害”啊。他们提出的这6个问题相当有质量呢,很有研究价值,表述的也很清晰。

    其中问题2很简单,学生读完课文便解决了。剩下5个问题,我分配给5个小组,并告知他们每一个人都要在讨论之前梳理好自己的发言思路。

    第二课时,孩子们把课桌并拢,组内交流。为了避免小组成员过多依赖组内成绩优秀的同学,我没有让他们推选发言人,而是随机点名发言,组内其他同学补充。

    我从问题5开始交流。通过解决问题5去读文中“我”与少年闰土的交往,读出“纯真、自然、无拘无束、融洽”的关系,去读两个孩子触摸到彼此没有见过的世界的新鲜感。

    接下来解决问题6。读“我”与闰土再见面的情景。读“欢喜”“凄凉”“恭敬”“老爷”,去读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上精神上的隔阂。并追问:产生这样的隔阂的原因是什么?孩子们一下子在71、72、74自然段中找到了“生活的重压”,找到了社会环境的严酷。我引导孩子读了闰土要“香炉烛台”的细节,“规矩”“老爷”之类的字眼,点出封建等级观念影响下的愚昧麻木。这一点我是犹豫的,要不要这样讲,最终还是说了,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法。

    再从“香炉烛台”过渡到问题4——愿望“切近”“茫远”的研读。第二课时结束。

    第三课时:解决问题3——为何对故乡“并不感到怎样的留念”?

    故土: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?现实中的故乡又是怎样的?此番回乡,我心情如何?

    故人:杨二嫂及闰土的变化?

    造成这样变化的深层原因:严酷的社会现实,这是更大的悲哀。

    最后解决问题1,如何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话。

   

    我之前会认为教这篇文章一定很吃力,说实话,我自己对教鲁迅文章还是有畏惧心理的。但是这三节课上下来感觉很顺畅,孩子们提出的这5大问题有点有面,过渡自然。因为是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,解决问题的使命感很强,参与度也好很多。

    看来之前我说“课堂的精彩是学生的”,那或许只是个标语。我并没有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时间、机会去展现他们的精彩。我总是试图站得更高,去找寻更加的切入点、更具有统领性的主问题,而忽视的课堂的起点。就好比在华师大培训时,王荣生教授让我们分析学情确定教学起点时问我们:你们的学情是怎么写出来的?估计、推测、调查还是想当然,不管是否正确都要比不管不顾彻底忽视学生的学前状态要好。我想,我们“想当然”、“理直气壮”的时候都太多了吧。我们带着孩子们过河,却不征求他们的意见是不是有孩子想要自己游过去,是不是有孩子要乘船亦或者还有人晕船想要选择过桥。

    我们真的没有理由总是霸占话语权,孩子们自有精彩。

    今晚又一遍细细阅读人大附中王君老师的博文,有感于王老师的真诚的睿智,那种与学生真诚的对话、对学生发自心底的珍重。我希望自己也能有那样的境界。

 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